还记得两年多前的缅甸政变吗?最好的证券公司
虽然近几年世界上发生了不少大事,但很多似乎都离我们很远。其实,就在我们身边的邻国缅甸,那场政变带来的战乱至今仍在延续。
今年4月19日,缅甸军政府宣布,将“全国紧急状态”再次延长半年。这意味着局势依然没有缓和。根据克伦邦“克伦民族联盟(KNU)”的声明,2023年1月至3月,仅在KNU控制的地区,就有40名平民死于政变集团的炮袭和空袭,另有142人受伤。而克耶邦的“克耶民族保卫军(KNDF)”则称,2023年3月单月的冲突中,281名缅军被击毙,13人被俘。除了这两个邦,缅甸其他边境地区也都有战事发生。如今,缅北、缅西、缅东南的多支反抗力量,几乎都联合在“推翻政变集团”的旗号下,使得军政府陷入“顾此失彼”的困境。
展开剩余81%很多人以为东南亚最穷的国家是老挝,但实际上,老挝2022年的人均GDP已达2800美元。而缅甸呢?同年的数据只有1285美元,不到老挝的一半。近来网上关于缅北混乱的讨论不少,比如“电信诈骗”“黑市买卖器官”等,但这些乱象只是表象。真正的根源,是缅甸长达七十多年的内战,让这个国家始终处于动荡之中。
缅甸的行政区划能解释不少问题。缅甸国土约67万平方公里,划分为7个省、7个邦和1个联邦区。中部和南部的伊洛瓦底江平原,土地肥沃,居住着主体民族——缅族;而周边山区则是克伦族、克钦族、若开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。除了7个邦,还有6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域,例如我们熟悉的“果敢”就是其中之一。最特别的是,几乎每个邦或自治区域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。比如克钦邦的“克钦独立军”,若开邦的“若开军”,德昂自治区的“德昂民族解放军”。这些地方武装不仅与政府军对抗,还会彼此敌对或临时结盟。
这一切混乱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殖民时代。19世纪末,英国灭掉了缅人最后的王朝——贡榜王朝,强行划定“英属缅甸”的边界,把一些原本只是“名义上臣服”的部族也划入缅甸范围。许多少数民族在殖民时期保留了自己的武装。二战期间,日本入侵缅甸,昂山等民族领袖组建了“缅甸独立义勇军”,在日军帮助下赶走英国人。但后来昂山又倒向盟军,成功切割与日本的关系,成为缅甸独立的象征人物。
1948年,缅甸独立,昂山却因政敌暗杀而未能继续领导国家。他的继任者吴努推行“大缅族主义”,优待缅族,压制少数民族,引发不满。原本宪法中承诺“十年后邦可自由决定是否独立”,却被政府冻结。各邦不甘心,自然用武力抗争,于是缅甸陷入长期内战。此后,缅甸政府与各地武装之间的冲突就从未真正停息。
1962年,吴奈温发动政变,军政府正式掌权,并延续了几十年。军方一边打着“平乱”的旗号执政,一边又故意不彻底解决问题,以“养寇自重”,确保自己一直有掌控国家的理由。这样既不交权,又不敢交权的循环,使缅甸陷入了怪圈。
1988年的“8888民主运动”一度让人们看到了希望,但军方血腥镇压,导致国际制裁,经济更差,民众更恨军政府。军方为了保住地位,2008年修宪规定,议会25%的席位永远属于军队,确保自己不会被边缘化。即便2010年以后举行选举,看似民主化,实质仍在军政府的掌控之下。
昂山素季,昂山之女,从90年代起就被视为民主的象征。她因长期反对军政府,赢得国内外广泛支持,甚至拿下诺贝尔和平奖。尽管军方曾低估她,但随着她领导的“全国民主联盟”(民盟)越来越受欢迎,军政府逐渐感到威胁。2020年选举,民盟大获全胜,军方再也压不住,便在2021年再次发动政变,推翻民选政府。
如今,缅甸国内形成了“双政府”的局面:军方掌握政权,而反对派议员成立“民族团结政府”,并与地方武装合作。各地武装借机壮大,有的甚至依靠电信诈骗、跨境卖淫等非法产业获得资金支持,反过来用钱养武装。久而久之,黑色产业与地方武装互相勾连,缅甸的混乱愈发加剧。
总结来说,缅甸的困境并不仅仅是“政变”的结果,而是历史遗留、民族矛盾、殖民划界、军政府统治等多重因素交织的产物。今天的缅甸,看似只是邻国的动荡,但实际上,它背后折射的是一个国家几十年无法解决的根本性难题。
发布于:天津市融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